满嘴讲的都是野史?不该拿“野导”没办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花钱在网上找了个讲解员,讲的都是野史”“讲解老师把云纹铜禁的出土时间都介绍错了,场面相当尴尬”……今年暑期,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迎来了游客高峰,人们渴望透过参观游览,深入了解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然而,一些来历不明的“野导”却给这一体验蒙上了阴影。他们不仅讲解内容漏洞百出,还将野史当作正史,混杂着功利内容和低俗段子,污染着观众的认知。(8月10日 《城市导报》)

踏上一段旅途,游客期望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开拓视野。一味机械地照本宣科,讲解介绍枯燥乏味,游客的体验和参与度必然受到影响。为了活跃气氛,一些讲解人员练就了编段子、抖包袱的本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然而,这些打诨插科的段子和包袱,充其量只是参观的“调味品”,而不能成为主要内容。倘若导游以故弄玄虚的故事和胡编乱造的奇谈,随意讲解、故意曲解,消解历史和文化的厚重,那么整个游览过程就会偏离正轨。游客们或许会听得热闹,但旅游质量却会大打折扣。而任由导游戏谑历史,也只会破坏展馆的声誉,降低参观的品质,难以唤起游客对历史的尊重、认同和敬畏之情。

眼下,讲解乱象层出不穷,博物馆难辞其责。监管不到位,没有及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社会讲解工作进行规范,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不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势必会降低博物馆的文化品位,我们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作为文化和历史的守护者,博物馆有责任确保游客能够获得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应当及时叫停现存的“歪曲史实”“戏说历史”的社会讲解行为,以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许多博物馆已出台规定,明确“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以防止博物馆内游览的混乱,以及“野导游”传播错误的历史信息。

除了限制外部人士组织讲解活动,博物馆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讲解力量,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历史文化素养深厚的讲解团队,要求其对所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相关故事有深入了解,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达复杂的历史知识,确保游客们获得准确、丰富、生动的文化体验。

文化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观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启迪。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但同时也要有批判的眼光。作为游客,我们有权利质疑和拒绝接受不准确或低俗的讲解。拥有基本的历史和文化常识,并能够辨别真伪,是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正确的观展文化。这意味着我们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入的思考去感受展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不要被浮光掠影所迷惑,而是要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观光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享受。博物馆应承担起守护者的责任,提供高质量的讲解和信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作为游客,我们也应培养正确的观展态度,用心感悟,追求深度体验,让每一次参观都成为一次难忘且有意义的心灵之旅。(孔德淇)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